隨著我國新能源建設進度的推進,新能源中的兩大能源,光伏和風能在今年的裝機容量初定總共達到2800萬千瓦,并將極大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在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2013年全國能源重點推進八方面工作,其中最大的亮點是提出今年全年風電和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分別為1800萬千瓦和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全國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增速同比將有大幅提升,今年全年風電光伏產業市場再次走上發展快軌前景可期。
劉鐵男指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全國能源工作的重心之一。今年主要任務是積極發展水電,協調發展風電,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全年新增水電裝機2100萬千瓦、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1000萬千瓦。
市場分析認為,1800萬風電裝機目標較2012年全年新增規模相比有較大提升,這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此前陷入低迷的國內風電市場有望再次提速發展;而光伏發電隨著此前一系列產業新政的逐步落實,全年新增裝機規模很有可能遠超1000萬千瓦。這意味著以風電和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前景仍十分可期。
此外,此次會議明確的其他能源重點工作包括:加快建設跨區輸電通道,大力開發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著力建立倒逼轉方式調結構的長效機制;推進能源關鍵裝備國產化等等。
據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的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其中生物質能將占其中的80%。
現代可再生能源技術發展極為迅速,將于2010年后不久超過天然氣,成為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電力燃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隨著技術的成熟應用而降低,假設化石燃料的價格上漲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為可再生能源行業提供了一個機會,使其擺脫依賴于補貼的局面,并推動新興技術進入主流。在本期預測中,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潮汐和海浪能等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生物質能除外)的增長速度為7.2%,超過任何其它能源的全球年均增長速度。電力行業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占大部分的增長。非水電可再生能源在總發電量所占比例從2006年的1%增長到2030年的4%。盡管水電產量增加,但其電力的份額下降兩個百分點至14%。經合組織(OECD)國家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增長量超過化石燃料和核發電量增長的總和。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首次提出將“研究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分析認為,這意味著自此前電煤價格市場化改革為起點,以電力體制改革等為代表的一系列能源體制機制改革有望在2013年逐一融冰。